江西的历史

2024-05-08 05:43

1. 江西的历史

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约于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朝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江西的历史

2. 江西的历史

 
  江西历史
  名称由来
  江西省,简称赣。
  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于江南的西部地区。
   
  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
  秦汉
  秦始皇统一之后,设立九江郡(郡治并不在今天的九江,而是在安徽寿县),在今江西境内设有7个县。
  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江西从此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
  下辖 18 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淦、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
  今天的南昌、赣州、吉安等主要城市都是在那时县城的基址上发展而来。
  汉朝豫章郡的属县 县 今天位置 
  南昌 南昌市 
  庐陵 吉安市 
  彭泽 湖口县 
  鄱阳 鄱阳县 
  馀淦 余干县东北 
  柴桑 九江西南 
  赣 赣州市 
  新淦 樟树市 
  南城 南城县东 
  宜春 宜春市 
  雩都 于都县东北 
  艾 修水县西 
  安平 安福县东南 
  海昏 永修县 
  历陵 德安县东 
  建成 高安 
  蠡阳 都昌县西 
  南野 南康县西南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
  六朝
  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
  西晋末年,由于永嘉之乱的影响,中原地区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其中一部分迁入鄱阳湖周围地区,使得这一带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至南朝时,江西已有大量粮食东运,成为当时南朝粮食主要供应地之一。
  隋唐
  隋代将州的级别降与郡同,此时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
  唐代增加到8州37县,8个州分别为:
  洪州 
  饶州 
  虔州 
  吉州 
  江州 
  袁州 
  抚州 
  信州
  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 10 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
  733年,唐玄宗将道增加到15个,洪、饶、虔、吉、江、袁、抚、信 8 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下,这时江西不仅北部鄱阳湖平原及赣江南北通道沿线地区,而且边缘丘陵区带也广泛开发,陆续设置县治。
  浮梁(今景德镇市)的茶叶、昌南(景德)镇瓷器已为著名商品。
  唐玄宗时,宰相张九龄开辟了穿越大庾岭、南达广州的驿道,赣江开始成为联系岭南和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南北交通线路,沿线的江州(九江)、洪州(南昌)、吉州(吉安)、虔州(赣州),成为商旅汇聚的繁荣都邑。
  五代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建都于今扬州),后辖于南唐(建都于今南京)。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军,划6州、4军、55县。
  交泰元年,南唐元宗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朝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在宋代,江西是中原人士南下移民开发的重点地区。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是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 *** 。
  此后在宋元明三朝,江西曾经是中国最繁荣的省份之一。
  无论是人口总数、粮食产量,还是在科举考试中及第的人数,都名列全国前三名之内,与江浙大致相仿,明显领先于附近的广东、湖南。
  元朝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
  这时设立的江西行省辖区包括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以及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
  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
  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 13 路和南丰、铅山 2 直隶州以及 48 个县、16 个县级州。
  明清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
  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 府,下辖 78 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
  明朝广东单独设省后,至今江西的边界变化很小。
  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另外有三位藩王(宁王、淮王和益王)分封在江西的南昌府、饶州府(鄱阳)和建昌府(南城)。
  明代,南安府(大余)的梅关和赣江仍是是联系广东和长江流域最繁忙的南北交通线路,赣江沿线城市的工商业更为繁荣,除了传统的四大城市以外,樟树镇、吴城镇成为新兴的航运与商业中心。
  东北部的景德镇和河口镇(铅山)则是著名的手工业中心。
   以上四镇,并称为“江西四大镇”。
  同时,大批江西人向人口密度较低的湖南、湖北、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移民,从事小商业或农业。
  清朝
  清代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
  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
  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江西在清朝末年曾是湘军和太平天国反复争夺的地区,因而损失巨大。
  人口从1853年的2450万人急剧下降到1873年的1770万人。
  1861年以后,九江被辟为长江上第一批三个通商口岸(镇江、九江、汉口)之一,作为江西省的门户,九江迅速形成全省的经济中心,名列中国三大茶市(汉口、九江、福州)、四大米市(长沙、九江、芜湖、无锡)之一。
  1898年,萍乡煤矿大量开采,供汉阳铁厂需要,属于汉冶萍公司,1905年修筑了萍(乡)株(洲)铁路,以方便煤炭外运。
  不久又利用日资修筑了南浔铁路。
  中华民国
  民国初年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
  江西省共辖81县。
  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
  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从1917年-1918年开始,赣南的钨矿开始大规模开采,成为江西的主要出口物资。
  1926年,9月19日、10月20日和11月7日,蒋介石率北伐军三次进攻南昌,是北伐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消灭孙传芳的主力部队。
  国共十年内战(1927年-1937年)
  主条目:江西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主条目:国共内战战斗列表
  国共十年内战(1927年-1937年)发端于1927年8月1日发生的南昌暴动。
  这一时期,中国 *** 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苏区。
  其中著名的有湘赣苏区(由井冈山根据地发展而来,包括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安福)、闽浙赣苏区(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湘鄂赣苏区(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最重要的则是中央苏区,包括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于都、兴国、宁都、会昌、寻乌、黎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 设在瑞金,称为“红色首都”或“红都”。
  1930年-1934年,国民 *** 对江西苏区进行了5次军事围剿行动,其残酷的两方对战和清洗(包括红军内部清洗和战后 *** 的清洗)造成人员大量死亡或逃离,使得江西的人口锐减40%,到1936年只剩下1380万人。
  江西也是烈士最多的一个省份。
  (占 *** 方面的17%, *** 方面的2/3)
  1934年3月,国民 *** 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随后推广到全国。
  此外,每年盛夏,国民 *** 各机构大批人员从南京前往“夏都”庐山避暑,并在庐山上建立军官训练团等设施。
  1936年,经过湖南的粤汉铁路全线通车,使得江西失去过去在南北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1937年东西向的浙赣铁路通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西原有的交通和城市格局,九江口岸开始衰落下来。
   

3. 江西省人民政府的江西历史

中国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约于公元前202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杨州部。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江西省人民政府的江西历史

4. 江西省历史

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约于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朝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5. 江西省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著名的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江西的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故江西瑞金有红都之称。

江西省重大历史事件

6. 江西发生了什么大事

九江市修水县市场监管局查处金连保健品店等多家经营主体涉嫌经营的食品中添加药品西地那非系列案 2022年6月,九江市修水县市场监管局依法查处修水县金连保健品店等多家经营主体涉嫌经营的食品中添加药品西地那非案,因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2022年5月25日,修水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对保健品店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发现金连保健品店、红灯龙食品店、周祝日用品店、郭某琴保健品专卖行、祝梅计生用品店、王某英保健品专卖、紫苑成人用品店等7家当事人店内货架上查获“蓝金伟哥”“黄金伟哥”“精品伟哥”等产品,经检测,均检出西药成分西地那非。当事人销售添加药品“西地那非”食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的规定,该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修水县市场监管局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西地那非是一种处方药,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若脱离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西地那非,会对服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可能会出现眼睛模糊、头晕口干等症状,对心脏的刺激很大,还会影响肝肾功能。市场监管部门大力开展性保健品违法案件的查处,全力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促进保健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景德镇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珠山区李某华百货店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产品案 2022年8月,景德镇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珠山区李某华百货店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产品的违法行为,作出警告、没收37瓶假冒“牛栏山”白酒、罚款1.9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2年4月25日,景德镇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案件线索,对当事人进行调查。经查,当事人违法经营假冒的“牛栏山”白酒经营额9360元,当事人未履行索证索票,未建立规范台账等制度。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江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摊贩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权的产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三项的规定,景德镇市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上述行政处罚。 商标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商标注册人的利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食品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义务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很多规模小或地处偏远的商业零售网点就成为了不法商贩制假售假的主要目标。

7. 发生在江西的革命事件

①项,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后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共同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①项正确.
  ②项,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但是损失严重.之后,毛泽东率军向江西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②项正确.
  ③项,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他们从瑞金出发,途经遵义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前去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会师与江西无关.故③项错误.
  ④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陕西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中共七大与江西无关.故④项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故选A.

发生在江西的革命事件

8. 关于江西的历史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商朝时期,江西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
秦朝统一六国后,全国设三十六郡,江西属九江郡,置庐陵县、新淦县、南壄县。而江西作为明确的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郡治南昌县。
公元291年,设江州,治所南昌,后迁至浔阳郡(九江市),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划全国为10道,江西属于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增为15道,属江南西道。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初设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仍治洪州。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江西行省辖区大于今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还包括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巡抚成为全省最高长官。
江西省共辖81县。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省。2014年,江西省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2016年6月,赣江新区成为第18个国家级新区。

扩展资料:
江西省,简称赣。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
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读书成风的优秀传统。相传最早在江西传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中国从隋唐以后,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至清代,历代全国进士计98689人。
江西进士10506人,占10.7%;全国状元724人,江西状元41人,占5.6%。江西另有武状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两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宠大的宗教派别。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江西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创始人为汉代张道陵和他的曾孙张盛。张道陵被张盛尊为掌教、正一天师,因而又称天师道或正一道。
为中国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后,正一派与全真派南北对峙,成为独树一帜的道门分支。庐山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十派之一净土宗的发源地,创始人是晋代慧远和尚。
因此,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庐山东林寺等,一直是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多有外地和日本、韩国佛教徒前来朝拜。 另外,江西的农业自古就以种植水稻为主。
隋唐以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经济繁荣兴旺,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茶叶种植和加工也大大发展,数量和质量都居全国之首。
同时,陶器、造船和银、铜冶炼在全国亦居领先地位。明清时期,江西成为全国造纸业和以布为主的纺织业中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市镇。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东北部,地方虽然不大,但是无论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镇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瓷城。著名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也对景德镇的高度评价为“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据史书记载:景德镇陶瓷业是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即东汉时代开始的;经过三国、魏晋到公元六世纪的南北朝时代的陈朝,它的瓷业生产已较有名气了。
唐代景德镇产的瓷器被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廷”名震天下。令人遗憾的是,发现的最早的窑址及瓷片均为五代时期,只能把五代作为景德镇瓷业的开始。 
在宋元以前,名窑遍布全国,但从明代开始,景德镇瓷业的技术水平和烧造规模都明显地超过各地窑场,其产品几乎占据了全国主要市场,而至精至美的宫廷用瓷也几乎全部由景德镇供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西